什么是证据?

《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 地图与真实的土地 – 第三部分:注意困惑 – 什么是证据?》

转自Thoughts Memo汉化组的翻译,以补全本站第一卷的内容

点击此处跳转至知乎栏目原译

如无知乎账户/懒得登录,可点击此处查看知乎栏目原译


「雪是白色的」这个陈述,当且仅当雪确实是白色时才是真实的。
——Alfred Tarski

如实陈述存在的事物存在,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这就是真理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四卷

如果你认为这两段引言还不足以完整定义「真理」,可以直接阅读简单的真理一文。在本文中,我将重点讨论「证据」这个概念。(需要说明的是,我将探讨的是关于事实的信念,而非情感或道德判断,这一区别在感受理性一文中有详细阐述。)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正在街上行走,突然发现鞋带松开了。紧接着,出于某种奇怪的原因,你开始相信鞋带确实松开了。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阳光照射到你的鞋带上并被反射;部分光子穿过你的瞳孔,落在视网膜上;光子的能量触发了神经脉冲;这些神经脉冲被传递到大脑的视觉处理区域;在那里,光学信息被处理并重构成一个三维模型,最终被识别为一个松开的鞋带。这是一系列事件的连锁反应,一个因果链,同时发生在外部世界和你的大脑中,最终导致你形成了这个信念。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是一种心理状态,它精确地映射了你鞋带的实际物理状态。

什么是证据?它是一个与你想要了解的事物通过因果关系紧密纠缠的事件。例如,如果你想了解你的鞋带状态,那么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就是与鞋带情况纠缠的证据——这里的「纠缠」并非物理学中「量子纠缠」的专业含义,而是指两个事物因因果关系而呈现出相互关联的状态。

然而,并非所有的「纠缠」都能构成有效证据。比如,如果一台机器在你输入中奖号码和中奖号码时都会发出蜂鸣声,那么这种反应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同样,如果从你鞋子反射的光线无论鞋带是否系好都呈现相同的物理状态,那么这种光线就不能成为判断鞋带状态的证据。

抽象地说:要成为某个调查目标的证据,一个事件必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该对象不同的可能状态纠缠在一起。 (用更专业的术语来说:在你当前对两者认知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证据事件与研究对象之间必须存在香农互信息。)

当信息得到正确处理时,纠缠能够传播,这就是我们需要眼睛和大脑的原因。假设光线从你的鞋带反射到一块石头上,石头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它不会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反映鞋带的状态,也不会因为你的鞋带是否系好而表现出可察觉的差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石头在法庭上不能成为可靠的证人。相比之下,照相胶片能够捕捉光子中包含的鞋带纠缠信息,使照片本身成为有力的证据。如果你的眼睛和大脑功能正常,你就能够感知并理解自己鞋带的状态,与之产生某种程度的「纠缠」。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理性主义者高度重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一个信念只有在你原则上能够被说服改变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试想,如果你的视网膜无论接收到什么光线都保持相同的状态,那么你实际上就是盲人。某些信仰体系采用了一种相当明显的自我强化技巧,它们宣称某些信念只有在你无条件地相信时才真正有价值——无论你看到什么,无论你如何思考。这些体系期望你的大脑始终保持不变的状态。这就是「盲目信仰」这个词的由来。如果你的信仰不依赖于你的所见所闻,那么你就等同于被蒙蔽了双眼,与直接戳瞎自己的眼睛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你的眼睛和大脑功能正常,你的信念就会与客观事实紧密纠缠。理性思考所产生的信念,本身就是有力的证据。

如果你说的是实话,你的理性信念不仅本身就是证据,还能成为他人的证据。正如纠缠可以通过因果链传递——当你说话而他人听到时,这也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比如,当你通过手机告诉朋友「我的鞋带松了」时,你实际上是在与朋友分享你和鞋带之间的「纠缠」。

因此,在彼此信任且诚实的人之间,理性信念是会传播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有人声称自己的信念不具传播性——也就是说,他们的信念基于无法分享的私人理由——会显得如此可疑。事实上,如果你的信念真的与现实紧密纠缠,它就应该能在诚实的人群中自然传播开来。

如果你对现实的理解表明,你的思维结果不应该传播给他人,那么这实际上意味着你的信念本身并不构成有效证据,换句话说,它们并未与现实紧密纠缠。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和修正,并果断地放弃这样的信念。

事实上,如果你能从直觉上真正领悟这一切的含义,你就会自动停止相信那些与现实不相符的观点。这是因为「我的信念与现实没有纠缠」实际上就意味着「我的信念是不准确的」。举个例子,一旦你不再相信「雪是白色的」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你就应该(自动地!)停止相信「雪是白色的」。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就说明你的思维出现了严重问题。

那么,请继续解释为什么你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能够系统性地形成与现实相符的认知。阐述一下你为什么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为什么你认为,运用你这样的思维方式,人们只会在雪确实是白色的情况下才相信「雪是白色」这一命题。如果你不认为你的思维过程的结果与现实紧密纠缠,那么你又为什么相信自己思维的结果呢?这两者本质上是同一回事,或者说应该是同一回事。


翻译&校对:Thoughts Memo汉化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